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翻译的乃是什么意思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翻译

  乃的意思:竟,竟然。整句的意思是: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,真是令人奇怪啊!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议论文《师说》,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,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,教育了青年,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。

  《师说》原文

  师说

唐·韩愈

  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。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;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

  吾师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?是故无贵无贱,无长无少,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。

  嗟乎!师道之不传也久矣!欲人之无惑也难矣!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远矣,犹且从师而问焉;今之众人,其下圣人也亦远矣,而耻学于师。是故圣益圣,愚益愚。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?

爱其子,择师而教之;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,惑矣。彼童子之师,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,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。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,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

巫医乐师百工之人,不耻相师。士大夫之族,曰师曰弟子云者,则群聚而笑之。问之,则曰:“彼与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,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”

呜呼!师道之不复可知矣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,君子不齿,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其可怪也欤!

  圣人无常师。孔子师郯子、苌弘、师襄、老聃。郯子之徒,其贤不及孔子。孔子曰:“三人行,则必有我师”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。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。

  李氏子蟠,年十七,好古文,六艺经传皆通习之,不拘于时,学于余。余嘉其能行古道,作《师说》以贻之。

  《师说》翻译

 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。老师,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、教授学业、解答疑难问题的。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,谁能没有疑惑?有了疑惑,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,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,就最终不能理解了。生在我前面,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,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;生在我后面,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,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。

 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,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?因此,无论地位高低贵贱,无论年纪大小,道理存在的地方,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。

  唉,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,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!古代的圣人,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,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;现在的一般人,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,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。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,愚人就更加愚昧。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,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,大概都出于这吧?

 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,就选择老师来教他,但是对于他自己呢,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,真是糊涂啊!那些孩子们的老师,是教他们读书,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,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,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。一方面不通晓句读,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,不通晓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,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请教;小的方面倒要学习,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,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。

 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,不以互相学习为耻。士大夫这类人,听到称“老师”称“弟子”的,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。问他们为什么讥笑,就说:“他和他年龄差不多,道德学问也差不多,以地位低的人为师,就觉得羞耻,以官职高的人为师,就近乎谄媚了。”

  唉!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,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。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,君子们不屑一提,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,真是令人奇怪啊!

 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。孔子曾以郯子、苌弘、师襄、老聃为师。郯子这些人,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。孔子说:“几个人一起走,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。”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,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,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,学问技艺各有专长,如此罢了。

  李家的孩子蟠,年龄十七,喜欢古文,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,不受时俗的拘束,向我学习。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,写这篇《师说》来赠送他。

  《师说》注释

  1、学者:求学的人。

  2、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:老师,是用来传授道理、交给学业、解释疑难问题的人。所以:用来……的。道:指儒家之道。受:通“授”,传授。业:泛指古代经、史、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。惑:疑难问题。

  3、人非生而知之者: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。之:指知识和道理。知:懂得。

  4、其为惑也:他所存在的疑惑。

  5、生乎吾前:即生乎吾前者。乎:相当于“于”,与下文“先乎吾”的“乎”相同。

  6、闻:听见,引申为知道,懂得。

  7、从而师之:跟从(他),拜他为老师。从师:跟从老师学习。师: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师。

  8、吾师道也:我(是向他)学习道理。

  9、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: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?庸:发语词,难道。知:了解、知道。

  10、是故:因此,所以。

  11、无:无论、不分。

  12、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: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,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。

  13、师道:从师的传统。即“古之学者必有师”。

  14、出人:超出于众人之上。

  15、犹且:尚且。

  16、众人:普通人,一般人。

  17、下:不如,名词作动词。

  18、耻学于师:以向老师学习为耻。耻:以……为耻。

  19、是故圣益圣,愚益愚:因此圣人更加圣明,愚人更加愚昧。益:更加、越发。

  20、于其身:对于他自己。身:自身、自己。

  21、惑矣:糊涂啊!

  22、彼童子之师: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。

  23、授之书而习其句读(dòu):教给他书,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。之:指童子。习:使……学习。其:指书。句读:也叫句逗,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。文辞意尽处为句,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(逗)。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,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(逗)的教学。

  24、句读之不知:不知断句分逗。

  25、或师焉,或不(fǒu)焉:有的从师,有的不从师。不:通“否”。

  26、小学而大遗:学了小的(指“句读之不知”)却丢了大的(指“惑之不解”)。遗:丢弃,放弃。

  27、巫医:古时巫、医不分,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。

  28、百工:各种手艺。

  29、相师:拜别人为师。

  30、族:类。

  31、曰师曰弟子云者:说起老师、弟子的时候。

  32、年相若:年岁相近。

  33、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: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,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。足:可,够得上。盛:高大。谀:谄媚。

  34、复:恢复。

  35、君子:即上文的“士大夫之族”。

  36、不齿:不屑与之同列,即看不起。或作“鄙之”。

  37、乃:竟,竟然。

  38、其可怪也欤:难道值得奇怪吗。其:难道,表反问。欤:语气词,表感叹。

  39、圣人无常师: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。常:固定的。

  40、郯(tán)子:春秋时郯国(今山东省郯城县境)的国君,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。

  41、苌(cháng)弘: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,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。

  42、师襄:春秋时鲁国的乐官,名襄,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。

  43、老聃(dān):即老子,姓李名耳,春秋时楚国人,思想家,道家学派创始人。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。聃是老子的字。

  44、之徒:这类。

  45、三人行,则必有我师:三人同行,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。

  46、不必:不一定。

  47、术业有专攻: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。攻:学习、研究。

  48、李氏子蟠(pán):李家的孩子名蟠。李蟠:韩愈的弟子,唐德宗贞元十九年(803)进士。

  49、六艺经传(zhuàn)皆通习之: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。六艺:指六经,即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六部儒家经典。《乐》已失传,此为古说。经: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。传,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。通:普遍。

  50、不拘于时: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。时:时俗,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。于:被。

  51、余嘉其能行古道: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。嘉:赞许,嘉奖。

  52、贻(yí):赠送,赠予。

  《师说》赏析

  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,反复论证,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,批判了当时社会上“耻学于师”的陋习,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,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。全文篇幅虽不长,但涵义深广,论点鲜明,结构严谨,说理透彻,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。

  《师说》创作背景

  《师说》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(801—802),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。贞元十七年(801),辞退徐州官职,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,经过两次赴京调选,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。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、改革文坛,以实现其报国之志。

  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,却发现科场黑暗,朝政腐败,吏制弊端重重,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,因而放松学业;当时的上层社会,看不起教书之人。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,又“羞于为师”的观念,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。作者对此痛心疾首,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,以澄清人们在“求师”和“为师”上的模糊认识。

  《师说》作者介绍

  韩愈,字退之,河内河阳(今河南孟县)人。因其郡望在昌黎,故世称“韩昌黎”。德宗贞元八年(792)登进士第。贞元十九年(803),因言关中旱灾,触怒权臣,被贬为阳山令。宪宗元和元年(806)召拜国子博士。

  元和十二年(817)从裴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,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,上表谏迎佛骨,贬潮州刺史,后历任国子祭酒、吏部侍郎、京兆尹等职。大力倡导古文运动,其散文被列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。主张“以文为诗”,作诗力求新奇,且多议论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十卷。有诗文合编《昌黎先生文集》。

来源:诗澄,欢迎转载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ukshu.com/2054.html

(0)
上一篇 2022年 8月 2日 下午9:59
下一篇 2022年 8月 2日 下午10:05

相关推荐

  • 说说怎么让人转发101句

    1、如果下辈子我做女人!我一定会嫁给像我一样的男人。 2、朋友圈动态发送成功,这样朋友就可以在微信朋友圈或者qq空间动态里面看到发送的内容了。这样即使朋友不在同一个聊天工具也可以及…

    文档 2022年 11月 12日
  • 北京明华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(明华驾校)

    明华汽车驾驶学校系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,北京汽车工程学会下属的汽车驾驶技术培训学校。驾校至今已成立近10年,培养合格学员几万人。我校管理规范,教学质量一流,纪律严明,作风廉…

  • 关于背影的伤感句子101句

    1、点点相思点点愁,点点泪珠挂心头,点点心意君知晓,点点无奈命中留芳心起波澜,卷起千重浪,浪尽心扉为谁开,乱,乱,乱。 2、——杜牧《旅宿》教人怎不伤情。 3、我不懂的幸福,我满腹…

    文档 2021年 5月 18日
  • 表现母爱的名言警句,表达母爱无私的经典名句

    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。 ——高尔基 母亲不是孩子赖依靠的人,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。 ——菲希尔 年轻的时候,她说我是一个好孩子。有这样一个忘我牺牲的模范母亲,又怎能不…

    文档 2022年 9月 18日
  • 北京鹏业造价员培训

    北京市皮革工业学校隶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,开设有艺术、工科类专业共十余个。学校本着“不求大,但求精;不求全,但求专”的办学理念,重点开发了“环保”和“皮革制品”两个特色专业。环保专业…

  • 毕业给同学的祝福语八个字101句

    1、寒窗书剑十年苦,今日向阳花正开。万千考生皆努力,青年才俊展风采。下笔神思如水流,微笑答卷甚轻松。蟾宫折桂此时有,鱼跃龙门在今朝。全国高考日,愿考生旗开得胜。 2、矢志向学,敢于…

    文档 2022年 8月 17日
  • 青春无悔歌词101句

    1、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2、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独眠的日子 3、【青春无悔歌词】秋来春去红尘中谁在宿命里安排 4、随风去吧:民间传统歌曲集 5、不知不觉这尘世的历史…

    文档 2021年 7月 1日
  • 北京中加学校

    北京中加学校。 校园设计新颖、布局合理,教学区、办公区、生活区、运动区,分区明确,相对独立又相互辉映,构成一组设计科学、规模宏大的建筑群,楼楼相通,造型别致。让能走的走得更快,让能…

    文档 2021年 11月 1日
  • 父亲生日祝福语简短精辟101句

    1、层层绿意中,祝福一重重,祝你生日快乐! 2、因为你的降临,这一天成了一个美丽的日子,从此世界,便多了一抹诱人的色彩。朋友,祝你生日快乐! 3、家庭重担一肩挑,劳累奔波暮与朝。老…

    文档 2022年 4月 19日
  • 新年祝福语简短创意文案101句

    1、花圆月圆人更圆,情圆事圆盼团圆。新年马上到,祝福短信提前到。句句皆真情,字字皆问候。提前祝你新年快乐,万事如意,一年更比一年好! 2、2021年简洁的新年贺词祝福语集锦75句 …

    文档 2022年 12月 14日
客服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